【深圳樓市變天?已有銀行通知按參考價放貸!圍堵信貸資金流入樓市 北上廣深正嚴查重罰】2月8日深圳發布二手房成交參考價后,中介市場已將高于參考價的掛牌物業下架。銀行將按什么價格標準執行,這關系到購房者的首付金額,也受到市場極大關注。(券商中國)
2月8日深圳發布二手房成交參考價后,中介市場已將高于參考價的掛牌物業下架。銀行將按什么價格標準執行,這關系到購房者的首付金額,也受到市場極大關注。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光大銀行深圳分行已經在內部發文,表示將以深圳住建局發布的二手房成交參考價作為按揭貸款的參考依據。
有人預計該通知下發后,深圳其他銀行或許會相繼跟進,參考價在銀行實施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近期申請房貸的個人,在申請經營性貸款的時候,將被銀行重點審查。審慎向最近申請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或購買住房的客戶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已在北上廣深銀行同步推開。
已有銀行通知按參考價放房貸
2020年受疫情影響,流動性階段性寬松,“房住不炒”的任務在一線城市得壓力也更重。
2月8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并出爐全市3595個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因為參考價與當時市場真實成交價和掛牌價有一定出入,被認為是將市場價的“打折”,引發爭議。
深圳住建局表示,發布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有利于引導市場理性交易,引導房地產經紀機構合理發布掛牌價格,引導商業銀行合理發放二手住房貸款,防控個人住房信貸風險,穩定市場預期。
參考價出爐后,各家中介APP上的二手房價格均出現“暫無數據”,至今未有顯示。有相關專家透露,深圳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原則上一年發布一次,中介掛牌價格不能超過參考價,商業銀行將根據成交參考價格發放二手房貸款,如果偏離太大可能會被監管約談。
如果銀行房貸根據參考價來執行額度審批,對購房者實實在在的影響是,貸款將變少,首付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在觀察人士看來,此舉是給深圳樓市降杠桿、打擊炒房的一記重拳。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近日,光大銀行深圳分行已經在內部發文,表示根據深圳住建局以及監管要求,將以住建局發布的二手房成交參考價作為按揭貸款的參考依據。
有人預計其他銀行或許會相繼跟進,參考價在銀行實施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但銀行到底如何跟進參考價放貸,被允許的偏離度有多大,還需要更明確的細則,這也是不少銀行還未出跟進通知的原因所在。
住房按揭獲批半年內不批經營貸
2020年初,深圳房地產市場領漲全國,當時媒體報道,因個人經營貸利率低于房貸利率,有人以住房為抵押申請經營貸代替房貸,這種操作手法引起了各界關注。
很快,深圳監管部門便開始嚴查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對短期內申請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或購買住房的客戶謹慎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深圳部分銀行對申請住房按揭貸款的個人,半年內再申請經營貸,銀行將不予批準,6個月后根據實際情況授信。
上海地區銀行對消費貸、經營貸的自查追溯期,也接近6個月。今年1月底,上海銀保監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要求各家銀行于2月28日前向上海銀保監局報送自查和整改報告。
上海銀保監局要求,禁止發放無用途、虛假用途、用途存疑的貸款。防止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于房地產領域。
多地嚴查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
針對北京房地產市場近期出現的一些投機炒房苗頭,北京銀保監局2月20日在官網上表示,金融管理部門主動出擊密集亮劍,嚴密防范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繼下發監管提示函督促銀行開展消費貸、經營貸自查,組建聯合工作組開展房地產市場專項核查后,北京銀保監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于2月10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防范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圍堵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違規挪用至房地產市場的行為。
《通知》要求銀行有針對性地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全流程管理。具體包括:加強客戶資質和信用狀況審核,關注客戶獲得經營性貸款借款人資格的時間,審慎發放僅以企業實際控制人身份申請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審慎向近期申請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或購買住房的客戶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嚴格執行受托支付制度,對借款人受托支付對象的資質和背景情況予以關注,防止信貸資金轉入與借款人經營活動無關的賬戶,等等。
同期,廣東省銀保監局對轄內銀行也提出了類似要求。稍早一段時間,廣東銀保監局通過窗口指導、監管提示約談等方式,部署全轄區銀行機構開展快速自查,全面摸排有關情況,針對違規問題立查立改,嚴格規范與中介機構的業務合作,及時堵塞業務管理漏洞、完善產品服務流程,嚴肅開展問責。
此外,廣東銀保監局組織全面風險排查,并下發《關于組織轄內銀行機構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風險排查的通知》,要求轄區內銀行機構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圍繞授信調查、授信審查審批、授信后管理、第三方機構業務合作等各個環節開展風險排查,針對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嚴肅問責。
2月20日,北京銀保監局通過官網上監管動態表示,下一步,監管部門將結合監管大數據進一步加強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力度,對因信貸管理不審慎導致的個人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將從嚴從重查處。
在房地產信貸政策執行管理上,更嚴厲操作或許已經在路上。今年以來,各地銀保監局針對信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的罰單不斷。比如中信銀行貴陽分行違規給房地產企業融資、廈門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流向房地產領域、成都銀行金牛支行違規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云南文山市農村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違規發放虛假按揭貸款等,均收到當地監管部門的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