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樓市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
時間:2025-01-08來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點擊: 次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房地產改革目標有了,現在的關鍵是把目標一步步變為現實。
剛剛結束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重點部署了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和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五大工作目標藍圖,把這些美好藍圖變成現實,就是今年各級住建部門的根本職責之所在,要完成這些重要部署,就要貫徹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的深化改革、狠抓落實要求。
我們深知,任何改革事業要想取得成功,離不開決心勇氣,更需要實干苦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的重要論述,為樓市抓改革促落實提供了科學方法論,是深化樓市改革的重要遵循。
深化改革、狠抓落實,歸根到底就是為了穩住樓市,聚焦穩增長、穩經濟這一中心工作,繼續從助力營造房地產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著眼,進一步從落實穩住樓市的精神上去破題,提升抓改革的精準度、實效度。當前,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完善和落實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更好釋放房地產需求和改善供給,要深入領會住房城鄉建設部對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和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的重要精神。各地要激發抓改革的積極性、創造性,壓實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責任鏈條,形成抓改革的凝聚力、執行力,在深化改革上鼓勵城市先行先試,贏得主動。商品房收儲用作保障房更是一項重要改革,要以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舉措破難題、開新局,從目前各地的收儲主體來看,是以地方國企為主,它們面臨的不僅有算賬問題,還有運營問題。就收購項目而言,主城區符合收儲的房源少之又少,符合收儲的商品房項目又多集中在去化難度大的城郊區域,這導致收儲主體在配售型保障房、租賃住房的運營上如何吸引購房者和租客,這些看似交易問題但本質上還是改革問題。要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效能,需要財政部門、金融部門和住建部門增強政策合力,可以著力打造和樹立一批具有鮮明引領度的商品房收儲改革城市,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需要改革先鋒,需要為推進商品房收儲這篇大文章注入強勁動力的改革排頭兵。經驗昭示我們,商品房收儲每進一步,保障房就得到多一份的保障,“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就能向前一步。
深化改革、狠抓落實,歸根到底就是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是一項“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改革。最近兩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為了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求各地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各地要根據人口變化確定住房需求,根據住房需求科學安排土地供應、引導配置金融資源,實現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促進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結構合理,防止市場大起大落。這項改革是有方向的,辦法也是科學的,但是做起來需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各方面改革要相互配合、協同高效,這同樣需要改革排頭兵。最近兩年,住房城鄉建設部也在大力推進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現房銷售。現房銷售是大勢所趨,但也需要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作出有力改革,預售資金監管本意是保障預售資金安全,防止資金被挪用導致爛尾樓,在目前情況下優化監管有利于穩定市場信心,重點是要優化預售資金監管機制、監管技術和政策設計,各地既要管,又不能管死,如根據預售商品房樓棟工程形象建設進度,逐步降低監管額度受限比例;根據企業信用,適當增加預售款提取次數。不要小看預售資金在助力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和促進房企資金良性循環上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
深化改革、狠抓落實,歸根到底就是要大力做實城市更新。實施城市更新,一方面能夠激發市場活力、助推穩住樓市及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方面可以有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安全韌性,可謂一舉多得。當前,城市更新是很多城市正在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命題以及現實狀況,如何通過打造新空間、升級新產業、創造新生態、帶來新消費,取得長久的運營收益和投資回報,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城市更新也不例外,同樣需要投資和融資,可以說,沒有金融支持,沒有金融創新,沒有金融參與進去做產業、做資產,引進大資管的更新理念,城市更新就很難走深走實。很多城市并不是不想推進城市更新,但是錢從哪里來、錢到哪里去,怎樣避開財務陷阱實現城市更新,這也涉及改革。過去那種靠搞土地財政、拆遷戶一夜暴富的城市更新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深化城市更新的投融資改革,既關乎增進民生福祉,也關系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民生賬、經濟賬都要算都要算好,這是保證城市更新不走樣的關鍵。
深化改革、狠抓落實,歸根到底就是讓人民住上好房子、過上更好的日子。回頭看,房地產市場發展歷史波瀾壯闊,但其實也很樸素,過去住房緊缺時代,就是讓老百姓有房住。解決了住房“有沒有”之后,現在面臨的是老百姓住得“好不好”,建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邁向更高品質的居住條件,是房地產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我們認為,安全就是質量底線需求,舒適就是環境宜居需求,綠色就是社會經濟需求,智慧就是品質提升需求。各地要在好房子建設上先把住房城鄉建設部的“規定動作”做到位,并在“自選動作”上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做出彩。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歷程告訴我們,推進改革重在“知行合一”,不僅需要為改革鼓勁加油、擁護改革、支持改革的促進派,更需要為改革動真碰硬、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的實干家。今年,穩住樓市、建設好房子等房地產領域的重大改革舉措,要通過把共識和實干結合起來,而后全面開花。各級部門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親自抓、帶頭干,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理最復雜的線頭,把黨中央穩住樓市的重大決策部署有序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下一篇:信號!開發商正扎堆“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