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專題研討會舉行 申遺專家智庫成立
時間:2022-09-01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次
8月3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主辦,《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與公眾參與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北京中軸線申遺專家智庫同時成立,首批69名國內專家及21位國際專家入庫,旨在為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提供更加深入廣泛的價值研究和發展思路。
據悉,《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市文物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各領域專家圍繞法治、文化傳承保護及公眾參與等維度,對于《條例》的創新和實施進行了深度探討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在談到《條例》頒布的價值時,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強調,《條例》是國內針對大型文化遺產具有創新性的法律探索,希望經過北京市的實踐,未來能夠給國內類似的文化遺產保護做好示范作用。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山東大學教授姜波指出,《條例》的頒布為世界遺產申報鋪下了重要的基石,為保護遺產向世界做出了一種承諾,從法律層面上強化了對遺產地真實性、完整性和邊界的保護,也為公眾參與和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法律的依據。
對于《條例》的公眾參與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文化遺產法研究所所長王云霞提出,作為遺產專家應該更多地向公眾介紹中軸線遺產的核心內涵并加以各種各樣有針對性的解釋和引導。雖然目前公眾對申遺目的及價值的認識有所提高,但可能很多人對中軸線文化遺產的內涵還不清楚,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公眾眼花繚亂,應該圍繞中軸線內涵進行一些解釋和引導。
此外,北京市政府參事、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唐曉峰也在《條例》的具體落實上提出,北京中軸線所涉及的部門及單位非常多,因此《條例》實施的體制、甚至是部門都非常關鍵,需要有一個有形的權威部門去總管這件事,“硬道理要有硬的部門和硬的管理體制出來,才能使這件事情不是落實在紙上,而是落實在以后長期的工作中”。
會上,中軸線申遺專家智庫正式成立,北京中軸線申遺專家智庫擬邀請涉及文化遺產、考古、建筑、法律、傳媒、科技等領域共計192位專家,共同參與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目前已成功邀請69位國內專家及21位國際專家。研討會上,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杰向來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唐曉峰、孔繁峙、呂舟、姜波;傳媒領域熊澄宇、李斌、李樺;法律領域王云霞、王惠靜9位資深專家頒發了北京中軸線申遺專家智庫首批專家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