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工業智能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第三屆IHETT(智能+產業融合高端智庫)論壇在沈陽市渾南區召開。
論壇以“工業智能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在工業智能、數字孿生、工業仿真以及工業互聯網、產業元宇宙等數字科技賦能產業融合領域做出過卓越貢獻的院士,以及在數智化領域內有實踐與探索成功經驗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50余人,縱論中國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機遇、新前景,把脈遼寧以及沈陽的數字蝶變。
受疫情影響,本次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理事長鐘義信院士,國務院參事石勇院士,聯合國數字安全聯盟理事長李雨航,中科華數信息科技研究院聯席院長盧建新,SXR科技智庫上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數字官、IHETT創始人及理事長、中國電子商會人工智能委員會聯席會長徐亭,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頡,烏克蘭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潘毅,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焦李成,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銘,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李松軍,歐洲科學院院士曹建農,格魯吉亞國家科學院院士蘭玉彬,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副理事長韓力群院士,德贏科技董事長陳力禾,以及人民郵電出版社普華文化總經理賈福新,IHETT論壇聯席主席、東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楊寶衛,海爾集團卡奧斯首席技術官盛國軍,科大訊飛副總裁吳駿華,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陸軍,FEV中國區管理改革工作組組長張弛,中科華數信息科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世光等多名院士專家應邀出席論壇。
鐘義信在致辭中表示,科學技術與產業是上中下游的關系,希望這次論壇能夠讓學界、產業界更多關注智能與產業融通過程中的源頭問題,他提出這個源頭就是科學觀和方法論,只有源頭活了,整個智能化的產業體系才能活起來。
東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IHETT論壇聯席主席楊寶衛在致辭中表示,遼寧省提出打造“數字遼寧、制造強省”,其重點、難點、突破點就在工業,工業的發力點和特色就是工業智能化和數字經濟,新型工業做強做大做出特點,就應該是遼寧增量產業的“新人設”、新名片。發展工業智能和數字經濟,遼寧和沈陽擁有當之無愧的關鍵資源和先發優勢,如工業基礎、產業工人規模、工業應用場景和積累,產業數據資源,互聯網直連節點,電力能源以及眾多高校、科研院所等。
SXR科技智庫上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數字官、IHETT創始人及理事長、中國電子商會人工智能委員會聯席會長徐亭表示,論壇在“十四五”全面規劃、全面開局,數字經濟提升至最新高度之際,移師沈陽舉辦,體現了學界和工業界對新時代數字經濟發展的全新關注和期待,對數字經濟賦能東北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是一次重要推動和全新實踐。
本次論壇共有30多位院士、專家和學者以致辭、演講和對話方式,分別圍繞可信大數據賦能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工業軟件支撐智能制造、量子學習感知與優化的挑戰與思考、網聯汽車的數據與安全、全球互通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精準農業航空技術、工業企業數字化、數字經濟的智能化升級、工業智能與產業元宇宙融合等熱點話題展開分析和腦力激蕩,呈現一場群賢畢至、百花齊放的數字經濟“頭腦風暴”。同時,論壇公布了首屆IHETT數字科技成就者、特殊貢獻者和領軍人物TOP榜單。
論壇期間,由鐘義信院士等20余位院士專家聯合發起的《“打造數字經濟新業態推動東北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倡議書》重磅發布。與會專家深入分析工業智能化、工業仿真與計算、元宇宙等新技術與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同時針對東北區域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和倡議。院士專家一致認為,在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的背景下,遼寧省和沈陽市有基礎、有責任、有機遇在數字經濟上大有作為、大有擔當,特別是遼寧省在新型工業化領域擁有巨大歷史機遇,可快速形成千億級別的產業規模。
本次論壇上,一批數字經濟的重點項目簽約落戶沈陽。其中,運營著東北最大超算中心的東網科技有限公司與德國FEV集團、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德贏科技3家公司和機構簽約合作,未來合作各方將依托東網科技的核心資源優勢,致力推動沈陽的產業聚集,打造工業計算與仿真中心、智聯汽車大數據中心、輕量化中心等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項目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