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2021)召開
時間:2021-12-29來源:中國社科院 作者:acebm 點擊:
次
12月20日,主題為“聚焦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2021)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致辭并發表演講。原農業部副部長尹成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杜鷹出席會議并作主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就共同富裕提出三點看法。第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路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富裕基礎上的共同、而非共同基礎上的富裕,這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前提。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必須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更大更好的“蛋糕”。第二,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當前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在這一歷史發展階段,如何推進涉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并以其為聚焦點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一個需要好好研究的課題。第三,在推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發揮好政府特別是財政的重要作用。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進程中,財政政策要繼續發揮有效銜接、著力保障的重要作用,在推動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如何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原農業部副部長尹成杰提出了八點建議。要切實加強黨對推動農村共同富裕的領導,繼續加大力度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持續促進農民增收,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大力加強農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制定和創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杜鷹從我國食物自給率的變化探討了農業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他表示,食物安全關乎國家的自立自強和民族復興大業,是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是現代化進程中須臾不能放松的大事。總的來說,確保國家食物安全,就是要著眼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立足國內,千方百計把我國食物自給率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與此同時,更加主動、更加有效地利用國際資源、國際市場,打造安全可控的海外供應鏈。
“農民增收是促進城鄉共富的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村發展學會會長魏后凱表示,農民增收的最根本來源應該是農業和農村,而不是農業農村之外的城市產業支撐。未來,提高農民收入重點是激發鄉村內生活力,建立各具特色、具有競爭力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和農業農村導向型的農民穩定增收機制。具體來說,要多途徑增加工資性收入,促進經營性收入快速增長,拓寬財產性增收渠道,優化農民收入分配格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認為,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就是未來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路徑。由此,他提出要從產業、公共服務、生態、要素市場四個維度著手實現城鄉融合,從而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會議設立了“反貧困戰略轉型與共同富裕”“鄉村治理與共同富裕”“鄉村產業振興與共同富裕”“城鄉融合發展與共同富裕”“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規劃與建設”六個分論壇,并舉辦了農經學科院長論壇和期刊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主持開幕式和主旨演講環節。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由中國農村發展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