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老撾社會經濟科學院和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聯合主辦的第八屆社會主義國際論壇以視頻會議方式在北京、萬象與河內同期舉行。論壇主題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姜輝出席論壇并致辭。
姜輝指出,社會主義國際論壇自2013年創立以來,聚焦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歷史經驗、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時代進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等重大歷史與現實問題,為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界與社科學界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思想交流、理論互鑒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平臺和寶貴的學術資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克服重重困難,保穩定、促發展、謀未來,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使命擔當和社會主義顯著的制度優勢。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國家把符合本國人民根本利益和發展需要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價值遵循,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社會主義國家唯有團結互信、同舟共濟,才能實現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振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
老撾社會經濟科學院院長宋塔努·塔馬旺在致辭中表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社會主義國家共同的歷史使命,是偉大、深刻、全面、曲折和長期的歷史過程。在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社會主義國家應高度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通過交流互鑒,共同應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挑戰與機遇。
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副院長鄧春青在致辭中表示,百年來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探索雖然遇到了諸多困難,但社會主義仍然是人類社會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社會發展為經濟發展創造資源和動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的重要使命。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辛向陽在“美好生活與社會和諧”主題發言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要實現美好生活,就必須抓住社會主要矛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樊建新在“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與中國和諧社會”主題發言中指出,中國之所以能夠保持社會長期穩定、和諧安寧,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本質的重要實現方式,是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政治發展史上嶄新的民主形態,具有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
來自中國、老撾、越南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圍繞“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經濟增長和改善人民生活”“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三個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本屆論壇由老撾社會經濟科學院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具體承辦北京分論壇。會議商定,第九屆社會主義國際論壇將于2022年由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