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智庫發布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七件大事”
時間:2021-07-08來源:未知 作者:acebm 點擊: 次重慶智庫暨長江經濟帶研究院聯合大運河智庫,7月7日發布2021年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七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共9章96條的長江保護法作為我國首部流域法律,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確定的重大立法任務。長江保護法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保護的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全社會的行為準則,為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為此,重慶智庫暨長江經濟帶研究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4月至6月連續舉辦了5期學法、普法和用法培訓。
第二件大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力度大、規模廣、影響深,前所未有。1月5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基礎司主要負責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主要負責人,以及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先后介紹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的成效。5年來,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要求,按照領導小組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第三件大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安置漸次落實。人社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于5月30日聯合發文《關于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行動的通知》,緣起2021年起長江重點水域全面實施“十年禁漁”。為確保廣大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四部委公文提出:保持安置保障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建立健全工作長效機制,鞏固拓展安置保障成果,幫助已就業人員穩定就業、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人員及早就業,努力確保就業幫扶及時到位、技能培訓全面落實、社會保障應保盡保、困難兜底應扶盡扶,實現退捕漁民上岸就業有出路、長遠生計有保障。
第四件大事:五部門聯合部署長江河道采砂綜合整治。水利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于4月起聯合開展長江河道采砂綜合整治和采砂船舶專項整治。水利部有關負責人稱,近年來,長江干流來沙量大幅下降80%左右,長江流域砂石市場供需矛盾突出。暴利驅使,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盜采行為時有發生,方式更加隱蔽。持續到2021年底的聯合專項整治行動,重在打擊非法改裝、隱藏采砂設備船只上。
第五件大事:長江沿江化工企業累計關改搬轉逾8000家。國家發改委5月18日在京釋出長江經濟帶化工企業已累計關改搬轉8731家。今年以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沿江省市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和綠色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取得明顯進展。突出體現在頂層設計加快完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加快推進和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穩步推進等三個方面。
第六件大事:川渝共建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6月聯合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其中明確在水運發展方面,川渝兩省市將充分發揮水運資源優勢,共建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川渝兩地將加強港口分工協作,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集群,形成以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為核心,以瀘州港、宜賓港等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發展的總體格局。
第七件大事:長江經濟帶小水電基本完成清理整改。水利部于3月釋出消息:長江經濟帶2.5萬多座小水電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或緩沖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電站3500多座,完成整改2萬多座,消除減脫水河段9萬余公里。其中,浙江、江西以清理整改為契機,同步建立了小水電生態流量監管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