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與區域發展智庫論壇暨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京舉行
時間:2020-12-0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 作者:acebm 點擊:
次
11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與區域發展智庫論壇暨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姜輝出席會議并致辭。
姜輝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即將圓滿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開啟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把中國現代化建設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統領的具有新內涵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治國理政的新方略和總抓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確立,更為清晰完整地擘畫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十四五”規劃的制定,確保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新成果,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各研究院所要圍繞各個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認真研究好相關課題。特別要針對國際重大風險挑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安全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用更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服務,積極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具有真知灼見的思路建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介紹了該所2020年主要科研成果,重點介紹了對“十四五”規劃相關問題的研究情況。她表示,2020年工經所針對“十四五”規劃的研究主要圍繞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和企業改革四個選題展開,研究成果目前已發表于權威期刊,引起較大反響。未來,工經所將繼續堅持“厚植學術根基、聚焦前沿問題、服務實體經濟”的辦所方針,進一步加強科研規劃,努力產出高水平的智庫成果,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要以智慧企業建設為載體,推動“十四五”時期產業數字化發展。他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創新最活躍、應用場景最廣泛、爆發力最強、輻射力最廣的領域,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智慧企業建設強調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密切結合,這同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網絡強國建設一脈相承,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智慧企業建設應把握好“架構引領,全局協同”“數據賦能,價值躍遷”“虛實結合,人工互動”“精準配置,精確把握”“敏捷迭代,自主演進”五個方面,以技術創新、管理變革、人的賦能來支持具體實踐。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談到,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將發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為沿海地區由深度參與國際循環,逐步轉向推動內循環與外循環互動;內陸要素匹配條件較好地區的發展將加快,對經濟驅動作用會更加明顯;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在國內大循環中的地位上升;數字化轉型成為影響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等。面對以上轉變,須充分發揮區域政策作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空間資源的配置效率。具體措施包括增強沿海地區“外引內聯”的紐帶作用;加快中西部地區產業布局,培育更多戰略性增長極;發揮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樞紐和戰略支點作用;加快連接國內外市場立體大通道的建設;將縮小地區間的數字鴻溝作為政策的著力點;強化區域政策與全國統一市場建設要求的一致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主持會議開幕式。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共4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