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新發展格局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展開研討。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是2018年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社科聯和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共建,依托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6家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服務黨和政府決策為宗旨,以推動咨政研究、打造高端平臺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主要功能,通過跨境、跨地區、跨部門、跨體制聚合優勢研究資源,實現各類優質智庫要素集聚。
廣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偉玉致辭。
廣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偉玉充分肯定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成立三年來取得的成績。曾偉玉表示,廣州智庫緊扣大灣區建設和廣東、廣州發展實際,深入開展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經常性組織高水平學術研討交流,受到學界廣泛關注。下一步,廣州智庫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深化大灣區協同發展研究;緊扣極點帶動和城市聯動,深化大灣區中心城市合作研究;緊扣出成果和出人才,推動廣州智庫建設走在前列。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高松致辭。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高松指出,華南理工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學校將著力培養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兼備、“三力”(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卓越的創造性人才。探索“以我為主,國際協同;服務國家,臻至一流”的在地國際化辦學新路徑:扎根中國大地,融合國際高等教育先進理念,引入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國際化校園,使學生在本地就能接受與國際一流高校同質等效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品質,培養引領未來的創造性國際化人才。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就“以新發展格局應對國際新挑戰”作主旨演講。鄭永年指出,要正確看待中美關系的變化,中美沖突主要是美國內部問題的反應,美國內部結構性矛盾能否獲有效解決,會直接影響中美關系走向。中國改革開放是解決中美矛盾最有效的武器。
鄭永年表示,要正確認識“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循環并不是“內卷化”,對于長三角和珠三角這樣依靠外向型經濟成長起來的區域來說,還是要以外循環為主,鼓勵外向型企業走出去,同時吸引國際資本、卓越人才和高端技術留下來。他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基礎上,建立包括福建、海南等省份在內的南方共同市場,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關聯點。
據悉,論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社科聯、華南理工大學主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承辦,來自北京、天津和廣州地區的專家學者、市直機關單位代表、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代表以及華南理工大學師生等近15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