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乱码伦视频_99re热久久_青青青爽国产在线视频_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智庫動態 NEWS

2020年《經濟藍皮書》發布:預計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6.1%左右

時間:2019-12-1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 作者:acebm 點擊:

  12月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承辦的“2020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謝伏瞻出席會議并致辭。
 
  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謝伏瞻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出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和結構性政策,特別是加大了改革開放的力度。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運行,經濟結構也在繼續優化,新動能快速成長,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改革開放步伐明顯加快,民生福祉也不斷改善,為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決定性基礎。
 
  謝伏瞻指出,當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還面臨著不少困難,要認識、正視、解決這些困難,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堅定信心,正確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基礎和條件、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前進的態勢沒有變。要戰勝各種風險挑戰,進一步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就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謝伏瞻強調,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院屬各研究單位要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分析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提出有預見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為黨中央決策服務,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對2020年《經濟藍皮書》主報告進行了介紹。李雪松表示,2019年全球經濟貿易增速顯著放緩,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回落,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在6.1%左右。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出現溫和回升,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仍面臨下行風險。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在6.0%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3.4%左右。
 
  藍皮書顯示,從近年來中國稅收收入的發展趨勢看,2012年以來,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2018年為17.4%,與2012年的18.7%相比下降了1.3個百分點。在2019年全年稅收收入很可能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宏觀稅負水平將有明顯下降,預計2020年仍維持下降趨勢。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并存、外部風險加大的局面,藍皮書提出,要使2020年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繼續保持在合理水平,必須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適當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用好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工具,強化政策協調配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穩中求進。具體來說,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加力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做到靈活、適度、審慎,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優化就業供給結構。在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基礎上,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推動經濟體制改革,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升增長內生動力。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等領域,發揮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藍皮書顯示,2020年的財政政策,一是要優化并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增強企業獲得感;二是以績效為導向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激發企業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三是可考慮適當提高赤字率,增加債券發行,重點支持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以及科技、基礎設施、生態等領域。
 
  李雪松認為,2020年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圓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深挖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潛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努力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與會專家學者就“2020年中國經濟走勢和政策建議”“外部持續沖擊、經濟減速與穩定政策的選擇”“收入分配形式分析及建議”“財政運行分析、展望及財政政策建議”等議題發表了觀點。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研究員祝寶良分析認為,從國內生產總值、物價、國際收支、就業等指標來看,2019年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中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結構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宏觀經濟的微觀基礎不牢固,宏觀調控要發揮作用就非常困難。總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同時在短期內實行逆周期調節的宏觀穩定政策很有必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分析了經濟增長同就業的長期與短期關系,以及收入分配的格局和趨勢。他認為,總體來講,我國工資或收入水平已進入上升通道,并隨著經濟結構的逐步完善不斷向發達國家水平看齊。我國勞動報酬份額還有增長的空間,我們正處于更高質量的發展和就業環境當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平表示,中國通過實施宏觀穩定政策,營造了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但中國經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尚未完成。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要轉向高質量增長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經濟轉型必須從產業的兩大主體入手:一是工業如何創新獲得高利潤;二是如何進行服務業新的改革開放,打開科教文衛體等更多高端服務業的空間,提升服務業效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表示,總體來看,2020年積極財政政策應更加注意效果,財稅改革要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機結合起來。


上一篇:“中非攜手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召開

下一篇:“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冬季論壇暨人居科學院2019年會——人居思想與治理現代化”在京召開

?